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藏唯一女活佛:改革开放以来 西藏变化翻天覆地

    表明,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%的官家、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农奴主,占有西藏的全部土地——耕地、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。农奴和奴隶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0%以上。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,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...

    佚名

    |西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7355723329.html
  • 国际粮价越涨越快 全球储粮仅够53天

    骚乱  海地由于土壤盐碱化、森林遭破坏、洪水以及热带风暴等因素影响,大量原本可生产粮食的耕地已被荒废。因此,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粮食依赖进口,其中进口大米占国内大米总消费量的80%以上。而海地今年大米、...

    董菁

    |绿色地球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7/10102326355.html
  • 改变肉食习惯的根源 才能抑止迫切的粮食危机

    这是一个爆炸性的复杂事件,石油价格上升、因为我们对肉类口欲的庞大需求而造成的土地匮乏、因为生物燃料对可耕地带来的排挤效果、气候变迁的巨大影响造成非洲的可耕地大幅沙漠化,这些的加总效益,我们...

    鲍伊考特撰稿

    |绿色地球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7/10431728967.html
  • 佛教艺术的欣赏

    自小从婆罗门学者学习文学、哲学、天文学等,知道广博,又学了武术,世间许多现象(如饥渴困乏,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,绳牵鞭打、口  喘汗流、拖着犁头耕地的牛),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—如何解脱世间的苦痛,于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050657.html
  • 三衣的由来,形状及其用途

    或偷盗。因为三衣是整块布料,俗人稍微加以修改,照样可以披着。佛陀为此颇为担心。   有一天,佛往南方游行,在路上看到道旁的耕地,一方方,一块块,沟畦分明,田亩整齐,便指着田野,对阿难说:“你能教比丘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5552091.html
  • 大学生打工6年为母治病突患癌症

    耕地,她每月只能领取30元的低保金。   晓峰说,从上大学开始,他没再花过家中的钱,学校每学期的一等奖学金他几乎全部包揽。“除了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,校外家教、小时工我都干过,至今已经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06551382572.html
  • 涉外交往中常见的宗教禁忌

    在与僧人有直接面对的场合,女士穿着要端庄,不要穿迷你裙等过于暴露的衣着。   (5)印度教。信仰印度教(比如印度、尼泊尔等国)的教徒奉牛为神,认为牛的奶汁哺育了幼小的生命,牛耕地种出的粮食养育了人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4583801.html
  • 月爱寺历史与现状

      月爱寺历史与现状   月爱寺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寺院遗址之一,始建于北周大定辛丑年间(585年)。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。位于邯郸市东北九公默契处的邯郸县尚壁镇西尚壁村。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,另外在村北有耕地七十余亩。据传说建寺之初该寺住持法名“月爱”故此而得名。据碑文记载,在第一任住持月爱法师之后,明正德十三年住持为 妙 琦法师;解放前住持为 果 缘;一九九0年前由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18095191716.html
  • 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及其他

    拖着犁头耕地的牛),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—如何解脱世间的苦痛,于是有了出家的念头。他父亲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为妃,生了一个儿子。但他还是在一个夜晚走出国城,进入森林,剃去须发,成为修道者,舍弃了王位。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895219.html
  • 杜顺和尚:文殊菩萨的化身

           汉地高僧大德中,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。譬如刚提到的杜顺和尚,是中国华严宗的初祖,他生平神异事迹很多,被称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。怎么知道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呢?杜顺和尚在世时,道德高尚,不攀外缘,每天白天上山耕地,晚间回寺诵《华严经》,天天都是如此。(我非常羡慕这种行为,表面上看平平淡淡,实际上对修行极有帮助。修行人就应长期坚持一种行为,不然,今天看见一个上师——“上师您真是如意宝...

    索达吉堪布讲

    |文殊|高僧|大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22170595741.html